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原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1日 10:06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科研院 作者:管理员 64

 

  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服务支撑机构(以下简称“导航机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任务要求,结合2022年“导航机构”的工作计划,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完成相关工作。现将主要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服务支撑机构申报工作

  2022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了开展了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服务支撑机构”的评选工作通知,“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高校)研究和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导航中心”)秘书处承担了我校申报申请核定材料的撰写和申报答辩工作。

  申报工作以“导航中心”相关工作为基础,对近三年来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和工作部署下,对全国5个省及直辖市的7所高校的材料、信息、通信、能源、电子、交通、医药等领域开展30余项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近年来完成国家、省部级相关科研项目,开展高校专利导航理论研究和高校专利导航人才培养等取得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导航中心”在开展高校专利导航工作中着眼于全球同领域的技术创新格局,吸收国内顶级的技术研发、专利分析和科研管理专家以及知识产权实务复合人才的智慧,利用知识产权分析工具和平台的专利信息资源,结合相关高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团队需求开展专利导航的创新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总结,其研究成果对高校科研团队在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科技奖励的培育和申报、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进行了充分总结,也为高校今后开展专利导航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提炼2万余字的申报材料中对以上相关成果和工作进行了充分展示,同时提交了申请设立的“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构建特色化、规范化、时效化的工作体系,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关键领域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专利质量,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建设方案。

  2022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确定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的通知》,确定首批26家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我校以申请核定方式成功入选。

 

1 机构申报材料(部分)

2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首批国家级导航支撑服务机构的文件

二、开展高校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工作

  2022年,“导航机构”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服务支撑机构”的定位,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国家重点战略发展计划,助力科研团队强化原始创新,推动建立高校专利导航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开展高校专利导航专项研究。

(一) 2022年在研专利导航项目

  120227月,“导航机构”启动关于《数字孪生技术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相关研究工作。该项目与中国工程院发展战略项目展研究并行。对此,“导航机构”予以高度重视,组建由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构成的课题组,项目组利用专利数据为分析基础,结合国家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相关信息,对“数字孪生技术相关技术专利”专利技术全球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动向和趋势开展分析,并结合科研团队的实际需求,为该领域学科建设、项目实施、技术创新重点布局、专利布局和技术转移等决策提供支撑和工作建议。

  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组就有关内容分别召开7次项目研讨会、5次专家访谈,就项目技术分解、检索关键词选取、核心技术路线指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以充分发挥前沿学者众多的智慧优势,确保专利导航分析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准确性,为报告结论的总结和日后的导航建议奠定基础。

  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专利导航研究报告初稿,正进一步凝练研究结论及建议。

3 项目组召开数字孪生项目研讨会

  220224月开展了《镁基材料相关专利相关数据分析》、《安徽省新材料相关专利数据分析》和《金属复合材料相关专利数据分析及导航》项目研究。项目委托的科研团队负责人是国内长期从事高塑性镁合金、镁电池、镁固态储氢材料等研究,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的科学家,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导航机构”高度重视,组建包括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组,在与课题组、部分高校的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流的基础上,围绕研究方案、任务分工、体例编排、研究报告的起草等工作,分别组织召开4次对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相关领域专家访谈会议及4次项目研讨会议,确定了技术分级和专利检索策略,并结合委托方的实际需求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全球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动向和趋势开展分析目前已完成了相关研究报告初稿。

  3、“导航机构”根据学校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计划,于2021年底启动《轨道交通新型供电技术专利导航》相关研究工作,组建了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等有关专家组成的项目组。2022年以来在与校科研院相关专项负责人、课题组充分沟通项目研究需求的基础上,就有关内容召开3次研讨会,组织了3次与高校本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就项目技术分解、检索关键词选取、核心技术路线指引等方面的专家访谈活动,以确保技术分级分类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先进性。该项目现阶段进入项目报告撰写阶段。

4 项目组负责人与科研院相关领导、课题组成员就项目研究内容进行讨论

(二) 2022年结题的专利导航项目

  “导航机构”于20229月分别完成了《石墨烯材料及器件相关技术专利导航》和《CMOS图像传感器相关技术专利导航》项目,向委托方提交了研究报告。

  1、《石墨烯材料及器件相关技术专利导航》自20219月份启动,成立了由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并就立项背景、工作流程、进度安排及相关事项进行了部署。研究过程主要有:技术分级分解,专家访谈,搜集背景信息、相关文献资料、技术标准、行业报告,报告撰写,报告修改、报告修改讨论、形成最终研究报告。针对不同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别访谈了3位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深圳大学的同领域专家,共召开12次项目研讨会,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2、《CMOS图像传感器相关技术专利导航》于20219月立项,课题组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科技管理人员等,整个研究经历项目规划、技术分解、专家访谈、数据检索、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报告修改及最终报告的形成8个过程,共召开12次项目研讨会,经过多轮报告修改,最终于9月份形成研究报告。

5CMOS图片传感器技术专利导航报告》封面及首页

6《石墨烯材料制备和电子器件研制技术专利导航报告》封面及首页

三、注重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新冠疫情及校园疫情管理的限制,“导航机构”关于专利导航、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调研无法于实地开展。为此“导航机构”一方面积极与保持与重点领域高端人才进行交流学习。在不同领域的专利导航项目研究中,多次与本领域的院士、院长、教授等资深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向专家请教、答疑解惑,确保专利导航报告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另一方面,与相关高校的科技管理专家、知识产权专家等加强相关专家导航业务学习和讨论。比如通过与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等相关专家保持线上联系,通过定期深入访谈,获取不同类型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专利导航工作开展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相关研究的展提供实践依据。

7“导航机构”加强与各领域校内外专家合作沟通

四、加强“导航机构”的管理与建设

  2022年,围绕高校专利导航等主要工作,“导航机构”发挥面向高校开展专利导航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强化重点支撑,促进高校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立足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特色,服务和支撑高校科技创新和决策治理水平的提升;坚持专利运用导向,坚持多学科交叉,在专利导航的技术领域、研究团队、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强化不同来源知识和信息的优势互补与综合运用。

  “导航机构”在2022年期间针对高校专利导航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在相关技术领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宣传、推广了高校专利导航对于高校科技管理及原始创新的支撑作用。但由于疫情原因,“导航机构”的相关培训、调研工作有所推迟。

  2023年将是崭新的开端,“导航机构”将继续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交通大学校领导的指导与帮助下,继续推进高校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新的一年,“导航机构”将继续聚焦全球关键技术前沿,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本校科研情况及特色学科,总结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开展经验,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水平,更好地助力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