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31日 10:42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科研院 作者:管理员 60

 

  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服务支撑机构(以下简称“导航机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依据《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的有关内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任务要求,结合2023年“导航机构”的工作计划,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的指导帮助和北京交通大学的支持下,完成相关工作。现将主要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高校专利导航研究工作

  2023年,“导航机构”瞄准国家发展战略,以助力高校科研团队强化原始创新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化高校专利导航专项研究,总计开展了14项专利导航研究,其中8项已于本年度圆满结题,其余6项仍在进行中

  (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完成情况

  1、信息通信技术领域:

  2023年6月,“导航机构”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沁平院士团队联合完成了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即“数字空间若干重大问题的先导性研究--数字孪生网公共支撑平台及战略应用场景发展研究”相关技术的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并形成报告《数字孪生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研究报告》。经过一年时间,“导航机构”课题组对数字孪生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与背景、全球主要创新主体、专利申请趋势、核心专利申请与发明人、关键技术发展与专利布局及典型案例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于2023年3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了中期汇报会议,在会上对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及报告撰写进度进行了汇报;并于6月在中国工程院参加了由8位院士及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小组的结项评审会议,在会上向各位专家就本项目专利导航工作开展流程、该领域关键技术分支全球专利申请情况、核心专利布局与应用、导航报告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1. 能源化工技术领域:

  2023年4月,“导航机构”课题组与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克昌院士团队联合完成了:“先进煤化工中的碳循环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煤结构与热解反应性相关技术专利导航”“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的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专利导航”“煤炭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等4个项目。这4个项目自2022年1月份启动以来,课题组由来自4所学校的9位专家与博士生组成,总计召开了10余次项目研讨会和4位专家访谈会。对煤化工技术领域4个关键技术分支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核心专利发明人与申请人、典型专利应用与布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分析,并经过多轮讨论与修改,最终分别形成4份导航报告,包括《先进煤化工中的碳循环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研究报告》《煤结构与热解反应性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研究报告《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的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专利导航研究报告》《煤炭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相关技术专利导航研究报告》

  1. 新材料研发技术领域:

  2023年6月,“导航机构”课题组与重庆大学潘复生院士团队联合完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专利数据分析”项目。该项目自2023年1月份启动以来,由来自4所高校的7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总计召开了6次项目研讨会,形成报告《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专利数据分析报告》。本项目以全球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专利为分析对象,专利数据覆盖自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已公开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专利申请和已授权专利。经检索,共得到全球相关专利16119件(合并专利申请后),包括:一般金属基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铜基复合材料、钛基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镍基复合材料、钴基复合材料。其中,镁基复合材料全球相关活跃专利数量排名前20位的申请人中,重庆大学位列全球第1。在全球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50位的发明人中,重庆大学潘复生位列全球第1。同时在其余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我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二)完成本校专利导航项目

  1、2023年2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杨中平教授团队完成了“轨道交通新型供电技术专利导航”项目,并形成报告《城轨交通存储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导航分析研究报告》。该项目自2022年4月份启动以来,由来自4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8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总计召开了5次项目研讨会,经过多轮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报告。本报告基于城轨交通存储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关键技术的专利数据,对城轨交通存储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关键技术的专利进行导航分析,包括专利现状分析(全球申请态势分析、创新主体分析、活跃专利分析)、技术发展与专利布局分析(储能系统框架技术、储能系统控制技术、容量配置、城轨运行控制、建模仿真技术)、专利运用分析(专利运用案例、运用策略和技术创新程度分析)等内容,最终基于产业现状和专利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六条建议可供参考。

  2、2023年10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荆涛教授团队完成了“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与工业软件研究专利导航”项目,并形成报告《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与工业软件研究专利导航》。该项目自2023年4月份启动以来,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2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总计召开了6次项目研讨会,经过多轮讨论与修改最终顺利结题。

  (三)在研专利导航项目

  1、2023年5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姚宏教授团队召开了“厌氧氨氧化工业专性生物膜载体开发与调控菌种快速富集增殖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1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截至目前已召开了10余次项目研讨会及3次专家访谈,并已完成专利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收集、图表绘制、数据分析等工作,预计于2024年1月底完成报告初稿的撰写任务。

  2、2023年7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召开了“深部原位保真取芯与测试”相关技术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2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截至目前已召开了10余次项目研讨会和3位专家访谈会,并已基本完成项目报告初稿,预计于2024年1月底前完成项目报告的最终版本撰写任务。

  3、2023年7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秦勇教授团队召开了“无线无源自供能泛在智能感知技术及设备研制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1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截至目前已召开了5次项目研讨会,目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4、2023年9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孙湖工程师团队召开了“轨道交通变流器核心器件状态在线监测技术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2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并召开了3次项目研讨会。目前已完成专利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收集等相关工作,正在撰写专利导航报告。

  5、2023年11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侯涛刚副教授团队召开了“水电站设备内多任务场景巡检机器人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2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截至目前召开了2次项目研讨会,正在进行专利初检与技术分级等工作。

  6、2023年11月,“导航机构”课题组联合天津大学有关团队召开了“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技术专利导航”项目启动会由来自5所高校和专利代理公司的12位专家与博士生形成专项课题组,目前已召开3次项目研讨会,完成了专利初检与技术分级工作,正在开展专家访谈工作。同时,针对该领域技术演进与产业发展进程梳理、专利检索数据的分析统计与导航报告的撰写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依据初步检索的专利数据和有关资料可知,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该技术领域中始终处于先进地位,且专利成果在多个关键技术产业都得到全面转化与应用,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

1 “导航机构”课题组召开专利导航专项研讨会

 

二、完成2021—2023年度专利导航工程绩效评价工作

  20239月,“导航机构”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20212023年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对近三年内完成的专利导航工作成果进行梳理汇总,并按要求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上完成专利导航数字化成果备案。

  秉持注重过程管理、以用为要、客观量化和要素互动的原则,“导航机构”根据文件要求的评价指标与范围,梳理汇总并上传了自2021年至20239月期间开展的高校专利导航工作成果文件与证明材料等。同时,“导航机构”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对我校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中的专利导航成果进行补充上报,总计上传平台70项成果备案,其中包括专利导航15项,专利申请前评估55项。充分展示了“导航机构”以高校需求为起始点,瞄准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方向,助力高校科技创新的特色。

2 “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申报情况

 

三、持续开展调研工作

  2023年,“导航机构”积极推进对内与对外交流,显著增强了机构的影响力。

  7月,“导航机构”相关人员受邀带队前往大连进行调研学习。首先,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领导及科研管理人员就知识产权管理及专利导航工作开展经验进行了座谈。之后前往大连工业大学,受邀参观了辽宁省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孙润仓教授就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开展细节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与校长安庆大教授及有关领导就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了座谈。

3 “导航机构”代表团前往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调研

  10月,“导航机构”人员与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寇纪淞教授等进行会谈,就进一步提升和推广专利导航研究方法与流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并针对其在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管理具体实施方面的有关问题听取了诸位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

  11月初,“导航机构”相关人员受邀带队前往同济大学,与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及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有关领导、专家及相关管理人员等,就专利导航研究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4 “导航机构”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

  与外界进行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导航机构”与其他学校、机构之间在科研合作方面的联系,并为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桥梁。这些活动紧密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需求,不仅涵盖了研究的理论深度,也拓展到了实际应用的广度,不仅增强了我校在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方向的引导力,还为专利导航未来的导向、发展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2024年将是崭新的开端,“导航机构”将继续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和学校支持下,继续推进高校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及相关课题研究。新的一年,“导航机构”将聚焦全球关键技术前沿,在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方向的同时,又要结合本校科研情况及特色学科,总结专利导航研究工作开展经验,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水平,更好地助力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